2022.08.21 | 技术 | 5161 浏览 | 31 赞 | 17 条评论

知乎原文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56201282 欢迎去捧个场~

想写这样的一款 APP,于是就写了。

感谢 @大卫 提供的 1.0 版本、图标等关键信息

感谢 @g9qad @nell nell 的内容授权

感谢 @阿寜寜 @流水浮灯 提供的笔记文件

在之前大卫的 Caritas 1.0 版本上进行了整体的重构,希望能将这样一些引人启发的回答,以最纯净的形式带给你。

依旧使用 flutter 架构,因此通过一套代码在 安卓/iOS/MacOS/Windows/Web 各端上都进行了支持,在最后附上了各端的安装方式。

功能说明

一句话说明:将部分答主(当前 @g9qad 和 @nell nell)的内容做成了单独的 APP,分门别类进行整理,以供离线使用与阅读

那,和 1.0 相比,主要更新了哪些内容呢?

查看更多 ->


2020.06.14 | 技术 | 32205 浏览 | 128 赞 | 46 条评论

-1-

前段时间由于疫情每天在家,毕业去处已定,论文压力不大,便闲得发慌,想把大学所学重新系统地整理一番,以备不时之需。

最初我仍然想沿用传统的树状分类架构,例如 OneNote——这是我大学四年主要的笔记记录方式,但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,而这也引发了我对于知识与笔记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,和大家一同分享。

传统的笔记软件通常采用 树状结构,例如 OneNote 的“笔记本-笔记-页面”结构、Evernote 的“文件夹-笔记”结构等。这样的好处通常是笔记 泾渭分明、条理清晰

但在我实际使用这样的笔记软件进行自己知识的梳理时,我发现了一些 问题

最棘手的问题便是:顶层的“笔记本”应当如何设计?

查看更多 ->



2020.04.12 | 随便扯扯 | 14169 浏览 | 22 赞 | 20 条评论

微软啊,就擅长白给。

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注意,从 2018 年的年末开始,微软便陆续更换了自己 Office 的图标。

说实话,我其实觉得之前 Office 的扁平化图标挺好看的,面对新图标第一反应是“卧槽这是啥怎么这么丑”,而不同 Office 之间图标有的换了有的没换,则更是让我心里难受。

联想到之前 win 8 刚刚启用动态磁铁,大推扁平化,市场纷纷大呼“真丑”。然而仅仅数年过去,以谷歌 Material Design 为代表的扁平化设计便大行其道,而微软当初的 Metro UI 则被遗忘在一遍。现在大家提起扁平化,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谷歌设计风格的 APP。

微软的判断也许是正确的,但总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腺上,并成功因为走得太快而扯到蛋。这让傻翠翠不禁有所感慨,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句话,还是微软比较会白给。

于是想顺着这个思路,简单说说近年来 UI 界面的设计变化,以及新设计到来前我的思考。

查看更多 ->


2020.04.03 | 随便扯扯 | 12294 浏览 | 45 赞 | 21 条评论

互联网上的火药味真是越来越浓了。

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,似乎近些年的互联网,圈子与圈子间愈发对立了起来。

争论的双方或多方一言不合就问候家人、网络暴力,甚至按下举报键。

前两天看到这样一则漫画:

于是最近想聊一聊这个问题。正巧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,关于“身份与意见极化”。

但是因为是付费文章,并且有春秋笔法的嫌疑,故不在此引用,只是转述其研究与观点,并加入我自己的判断与思考。

查看更多 ->


🤔关于我
翠翠 idealclover
Product Manager @ByteDance
南京大学 2016 级本科生
了解更多
🏠关于博客
基于 Typecho 博客框架
使用个人的 clover clover 主题